The 10th Filtration & Separation Asia + The 13th China International Filtration & Separation Exhibition

 
大气信息一站式监管 天津清空监测盲区


日前,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于2015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涉及47类、239项任务。可实现24小时监控燃煤、扬尘、机动车、工业污染和新建项目等全部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对象。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日前投入使用,这一平台可24小时监控燃煤、扬尘、机动车、工业污染和新建项目等全部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对象,全市16个区县、海河教育园区和22个委办局相关大气污染防治信息通过平台可实现互联互通。 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土十条”首次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



2014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推进控煤、控车、控尘、控污、控新建项目污染等五控任务,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四个手段,推行管理无死 角、监察无盲区、监测无空白的网格化三无管理”的要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正是按照这一精细化管理需要建设的,项目于2015年9月开始正式 实施,涉及47类、239项任务。



十大功能服务大气污染防治监管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是什么样的?又有怎样的功能?天津市环保局副巡视员邵玉林说,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归纳为“一网、一端、一中心、一平台、多应用”,并具有十大功能。



内网信息门户系统。具有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环保业务办公、文档管理等数据的综合检索等功能。



信息发布系统。将需要发布的数据信息推送到市环保局政务网站、短信平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平台,实现清新空气行动考核结果通报等信息推送。



移动门户系统。实现移动办公,按照授权级别,可查看和接收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新闻、通知公告、各类环保移动应用等内容。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平台系统。实现市与区两级平台对接,实现信息采集、事件立案、任务派遣、任务反馈、结案归档、考核等在线办公,并能够全流程跟踪、督办、评价。同时,对事件类别、区域、结案率、上报率进行统计分析。



重点工程任务调度管理系统。提供清新空气行动重点工程任务的网上生成发布、进度填报监控、任务协调管理功能。初步实现对重点工程任务的全过程跟踪。



网上考核与通报系统。对《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的考核指标实行数字化管理,按考核要求自动评分并生成考核结果,通过平台进行通报,实现对考核结果的历史检索。



此外,还有环境违法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分析系统、数据中心、业务数据采集与交换系统等,能够实现更多功能。



打破信息独享,实现资源整合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改变了各部门、各区县信息共享难的局面,实现了一个平台管大气。



邵玉林说,经过多年努力,天津市各部门、各区县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急需加大全市环境信息化对环境管理的支持力度。



过去,各部门、各区县建设的业务监控管理系统管理不同的要素,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例如,在扬尘监管方面,建设部门负责监控建筑工地、房管部门负责监控拆迁工地、环保部门负责监控工业堆场,各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系统,信息调用十分麻烦,也不利于今后大数据战略的实施。



邵玉林说,建设综合信息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整合资源,实现全市清新空气行动分指挥部39家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平台对接,将各部门、各区县建设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业务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中来。



此外,各部门的业务监控管理系统侧重于对本部门业务的实现,对全市环境管理的支持功能相对较弱。例如,市容园林委有1946辆洒水、机扫车和清雪车,其业务系统功能侧重于车辆作业情况,而这一系统与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接后,开发了轨迹回放和作业覆盖情况查询功能,可以清楚了解管理死角。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几乎囊括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的全部核心内容,实现了多种管理功能。一是实现环保数据综合分析。能够 对空气质量、在线污染源污染状况、执法处罚、重点工程任务进度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预警。准确识别污染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污染物及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 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实现“三无”信息化管理。支持市区两级平台网格化管理互动、上传网格化事件,并可展示网格员、专职网格员、道路清扫车行动轨迹,实现管理无 死角;违法案件管理系统与移动执法、自由裁量权系统进行集成,并与市政府法制办系统对接,支持违法案件全过程管理,支持网格化事件闭环管理,实现监察无盲 区;支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建筑工地自动监控、机动车检测等数据集成,实时展示监测结果,实现监测无空白。



三是实现环保数字化监管。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监管,建立起市级、各区县及相关部门、街镇、企业的4级联动机制,构建工作流程清晰、组织严密、指挥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监督体系。



四是实现管理资源共享。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区县和相关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目前,天津市已整合52类大气数据资源,信息量已升至1.4亿条。



五是实现环境智能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实现智能化的信息聚集、事件确定、任务派遣、任务反馈等闭合流程,建立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治污监管体系。



此外,综合信息平台还实现了环境移动监管,开发出指导服务组手机报送系统、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实现环境监管由点到面全覆盖。实现公众信息化 参与,通过信息门户搭建参与互动平台,为公众参与环保提供便利。实现“五控”信息化管理,为“五控”工作提供管理支撑和决策支持。



发挥强大管理功能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忠旺通过电子大屏幕向记者演示了综合信息平台的管理功能。



全市871名大气污染防治专职网格员都在哪里?在干啥?发现了哪些问题?于忠旺熟练点击监管平台,选择巡查轨迹,再选择特定的网格员,就能清楚看到他的巡查轨迹、发现的问题,问题点位以红色标出,点击可看到对问题事件的描述和交办解决情况。



全市大气重点工程的完成情况如何?只需进入重点工程任务管理系统,就可以看到全部624项年度重点任务工程进度。除供环境管理者使用外,公众也 可以通过配套开发的“大气重点工程”手机APP随时查看全市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哪个部门、哪个区县承担的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在这里一目了然。



7月5日,媒体在使用这款APP时看到,全市大气重点工程已完成188项、开工254项,未开工182项。



除了统一的监管系统功能外,综合信息平台强大的综合分析系统功能也让人耳目一新。
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污染源自动监控等的专题分析。只要进入综合分析系统,点击空气质量,屏幕右上角就可以显示出目前全市的AQI指 数。同时,在屏幕左侧的天津市地图上,按国标的颜色显示出各区县的当前环境质量状况。在屏幕下方中间位置,显示了各自动监测站与天津市总体空气质量状况对 比分析情况,并可以按不同污染因子进行分析。



综合信息平台还实现了对管理对象分布状况的分析。目前,平台完成了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工业堆场、扬尘工地、机动车检测、网格化事件、燃煤大户等图层的开发,将来还可以将水、土壤等要素的图层都集成在这张图上。



点击综合分析系统,加载全部图层后,可以看到,天津全市有环境质量监测站296个,其中国控16个、市控10个、区控270个,大气重点污染源136家,扬尘工地1766个,已建监控的工业堆场40个,机动车检测站25个,网格化事件7000多个,燃煤大户16家。



在这张图上还可以进行缓冲区查询和网格查询,查询任意区域的环境管理对象信息。以津同路环境质量监测点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画圆,可以看到在这 个区域中,有环境质量监测站4个,其中市控1个、区控3个,大气重点污染源1家,扬尘工地47个,机动车检测站两个,燃煤大户1家,其他无。



同时,可以查看详细的数据变化情况,点击津同路可以查看AQI的变化情况;点击西青区杨柳青镇可以查看PM10、PM2.5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点击任意一个机动车检测站,都可以查看年累计机动车检测数量,点击视频选项则可以连接检测线两端的实时视频监控。



于忠旺说:“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如果某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据突然异常增高,在监测设备本身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对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排查,找到数据突然增高的原因。”



(文章转自:中国过滤网)

 

订阅我们

获取行业最新动态,大会一手资讯以及参与有奖互动


联系我们

上海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中山西路1515号大众大厦608室
邮编:200235

张 先生   刘 女士

电话 :+86-21-6464 1527

电邮 :[email protected]

Informa Markets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29楼
邮编 :200021

Sharon Wang

T: +86-21-6157 7237

E: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上海希达科技有限公司(CNTA)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过滤与分离技术专业委员会(CFS)

Informa Markets

支持单位:

亚洲非织造材料协会(ANFA)

欧洲非织造材料协会(EDANA)

美国过滤与分离学会(AFS)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非织造材料
专业委员会(CNTA)

全国产业纺织品科技情报站

全国非织造布科技信息中心(CNIC)

全国合成纤维科技信息中心

隐私政策 | Copyright © 2020 英富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23039号-3